查看原文
其他

楞严经讲解371:看到稀奇古怪的、佛的、自己的境界的都因为执,执为禅之大病

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-11-03

凡有言谈皆无实义,用嘴巴或文字说法,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,万不可执著于文字,误了自己!

五十阴魔18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f0610l16z4i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慧律法师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视频讲座:

五十阴魔 18

(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!)

这个时候深达,后面补上:“世界”,深达十方加:“世界”,这个是无情的世界,深达十方世界,十二种类,受命,这个种类后面补二个字,就是“投胎”,十二种类投胎,受命,命的后面补二个字:“根本”元由,就是十二种类投胎,受命根本元由,十二种类投胎,受命根本元由。

接下来,由是第八识显露出来,注意!元由的后面补上七个字:由是第八识显露,这个时候,第八识开始显露,要不然接不下去,为什么?因为后面是讲第八识啊!受命根本元由,由是此时,第八识显露出来,最微细的开始显露了,怎么样?观由执元,诸类不召,注意听!观此,观见此元由,看到这个这么高的境界,观此元由却,由的后面就是“却”,却执元,执着为本元的真心,元就是本元真心,其实只是第八意识,观由执元,这个就是最难理解的,观见此元由,却执第八识为本元真心,这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!这个就是后面的十种执着的开始,观见此元由,却执第八意识、极微意识为本元真心,不晓得本元真心,一个真如,还在后面,意思就是:观由执元,就是执此为本元的真心啊!诸类不召,这个是指行阴尽的时候,果报不牵。诸位!诸类不召,是指已经断行阴,行阴已尽,所以果报不牵,叫做诸类不召。没有因果,断掉了!

于十方界,已获,获的后面加一个字,叫做“证”,证明的证。获“证”,其同,就是同一识性,同后面补三个字:“一识性”,即已获“证”其同“一识性”,也就是十方同是唯识变现的,已获证其同一识性,就是十方都是唯识变现的。精色,就是识精之明色,简单讲,就是精明之色。不沉,精明之色不沉,“不沉”就是不覆,“沉”就是沉没于无明,沉没于无明,不再沉没于微细的无明了,为什么呢?因为其行阴已尽,识阴显现,对不对,发现幽秘,发现幽秘,就是又发现了,补四个字:“发现更深”,“幽”就是幽暗;“秘”就是隐秘;又“发现了更深”幽暗隐秘,也就是因为他……因为这个时候,行阴已断,识阴显现,所以发现这个幽秘,故有如发现幽暗隐秘之处一般,就像脱下那个外衣,可是还贴了一件贴体的汗衫,我们男众都穿了一件汗衫嘛!对不对?里面穿了一件汗衫,还有一件,最后一件汗衫还没有脱掉,意思就是:还没有办法破这个识阴啊!发现更深、更幽暗隐秘之处,此则名为,诸位!再补上五个字,此则名为,为的中间补上:“真如本心被”,被动的“被”,名为“真如本心被”识阴区宇,这个区宇,就是局限于这个范围。本心,真如本心,被识阴区宇所限制,因为还没破,所以拘于其狭宇中之相,叫做区宇。

来,整句师父再贯串起来,这个比上中文还难,我把它贯串起来:说:于涅槃之性天,将大明悟,天将亮,就像鸡在看到微明之后鸣叫,此时我们往东方瞻顾,看一下,已经有精明之色出现,意思就是:将要破唯识,这个五蕴的最后一个识蕴,但仍未大明,此时六根受阴已尽的虚,不领纳一切外境,这个时候心一片虚静,也断了想阴,离种种的分别,这个时候的心,也不再被生灭所迷惑,无复驰逸,行阴尽,所以虚,受阴尽;静,想阴尽;无复驰逸,行阴尽,这个时候内的六根,外面的六尘,湛然明彻,内外相尽,入无所入,没有能入,也没有所入可得,无复内外根尘之相,这个时候,深达十方世界,十二种类受生受命的根本元由,由是第八意识显露出来,达到了,看到了最微细的地方,观见此元由,但是却弄错了,却执着这第八意识为本心真心,不晓得后面还有一个真如,提早作殊胜解,执此第八意识为本元真心,诸类不召,行阴尽的时候,果报是不是会牵累的,于十方界,亦已获证其同一识性,就是:十方是同唯识所变的,识精元明,这精色就是精明之色,识精明之色,不复更沉没于无明,因为这个时候识阴显,又发现了更深一层的幽暗隐秘之处,秘底下补二个字:之处。幽暗隐秘“之处”,此则名为真如本心受限于识阴区宇之内。这样,有难吧?有难啊!了解,真的是很难!比上中文系的还难!

[于涅槃性天,为五阴所覆,]看左边的,现在看左边了,有的人看到转深的,就晕头转向了!我常说翻到第几页,啥?翻到第几页了喔!因为正好想到他家,他的心会跑去玩耍,所以常常拉回来!于涅槃性天,为五阴所覆,[轮转生死,昏如长夜,将大明悟。言将者,谓才有明悟之前兆耳。故下以喻显之。前三阴尽,]色、受、想三阴尽,[如鸡初、二、三鸣,]就是初鸣、二鸣、三鸣,诸位!初鸣,破色阴;二鸣,破受阴;三鸣,就破想阴;[未色见精。]哎呀!这个实在写得没有人看得懂,把笔拿起来!但是还没有见色有精明,简单讲,就是未见有精明之色,它这个是倒装句啊!未色见精,其实是倒装句,就是把它解释:还未见有精明之色,叫做未色见精,尚未见有精明之色,你不要这样一直读,再去读,你会愈晕啊!未色见精,愈读愈晕!就是补上几句就好!未见有精明之色,这样就对了啊!用这一句来取代这一句。

1501页,[今行阴既尽,如鸡最后啼鸣;瞻顾性天,亦若东方已有精明之色,但未大明白,以其尚为识阴所覆故。工夫至此,行阴已尽,识阴已现时也。六根虚静,无复驰逸四句,《指掌疏》约前四阴尽相言之。以受尽故虚,无领纳故;想尽故静,离分别故;行尽故无复驰逸,绝迁流故。内之六性,既已湛然明净,况夫色阴先尽,而外之六尘,岂更昏扰乎?如是则内根外境,同归湛明之一体也。既唯一体,内外相尽,故曰:入无所入。《正脉》云:亦即渐次中,尘既不缘,根无所偶,反流全一,六用不行之时也。内外湛明:言根尘化为一味,湛明之境。入无所入者:谓初心亡所,故言入流;既尽根尘,更何所入?]

[深达十方,十二种类,受命元由者:至此根尘既销,纲纽自破,则第八识,从此显现。环师谓:受命元由,即是识阴,]我们有第八识啊,对不对?我们有第八识才有生命啊,第八识啊,去来先……这个,先来后去做主翁,就是识阴。[然亦即是类生别相;]十二类生,各各差别之相,前面是见总相啊,前面见总相,[所谓各命由绪,]显异,异就是不同,[显异前之总相而见,]前面讲:是总相;这里是:各各的别相;所以,然也就是十二类生,别相,就是各别差别之相,见到了更微细的,所谓各命由绪,显异于前面的总相,前面只是见到总纲,这里是见到十二类的各别之相,[故曰深达也。]深达。[十方世界,十二种类,众生投胎,受命根本元由,若知此是无明幻力所起,离于依他起性,则识阴自可顿超。其奈行人至此,观此受命元由,执此为本元真心,]把最极微细的第八意识变成本元真心,提早执着,执为殊胜。[故曰观由执元,遂致识阴终不可破。]所以师父说:第八意识的最极微细,是外道的黑牢、监牢,没办法破除的!一掉进去就绝对爬不出来

[虽不可破,而行阴已尽,果报不牵,故曰诸类不召,则尽十二类,皆不能牵引受生矣。唯见十方世界,同一识性,同是唯识,一体变现,更无别法之可得,故曰已获其同。此即已得六销,犹未亡一。]剩下一个,最后一个识阴。[精色不沉,发现幽秘者:谓识精元明,常得现前,如初见性天,已有精明之色,不复更沉。虽未大明,然已东方发白,显现幽暗隐秘之处,言其具见暗中之物也。即是行尽识现,]行阴尽了,识阴已经显现了,叫做行尽识现。[如脱外衣,方见最内贴体汗衫,此则名为识阴,未破之区宇。]就是本心被受限于这个范围内。

1502页,[癸二  终破显露妄源] 经文:【若于群召,已获同中,销磨六门,合开成就,见、闻通邻,互用清净。十方世界,及与身心,如吠琉璃,内外明彻,名识阴尽。是人则能,超越命浊,观其所由,罔象虚无,颠倒妄想,以为其本。】所以这里重点就是要作笔记了,这个也没有人看得懂,是不是啊?接下来,就是修三昧者,前面补四个字:“修三昧者”,若于群召,群召就是群生,十二类生,果报之牵召,“召”就是牵引,召来生死,“召”就是受生啊,对不对?“修三昧者”,若于群生,果报之牵引,召受生死,这个时候,已获同中,已获一体,“同”就是一体,都是同一个唯识,同一唯识性的境界中,已获同中,就是同一唯识之境界当中,为什么?同中,中间补五个字:“与诸法一性”,因为诸法是同一个体性的,与诸法一性,然后怎么样?销磨六门,“销”就是销容;“磨”就是磨尽;六根,就是六根之差别相。销磨六门,就是与诸法,因为诸法是同一心性,所以销熔磨尽了六根的差别之相,唯是一心,唯是真如。合一开六,不管是合一开六,开六合一,二方面都得自在,所以合一开,合开,“合开”中间补几个字:“皆得自在”,合一开六,合一开六“皆得自在”成就,皆得自在成就。

接下来,见、闻、觉、知,谈的就是六用啊,“见、闻”,然后中间,补三个字:“等六用”,六种功用,见、闻、觉、知,见、闻、尝、齅、觉、知,对不对?就是“见、闻”,用二个字来代表:“六用”。见、闻等六用通邻,“通邻”就是通过,能通邻,“通邻”就是没有障碍,你家的这个墙壁打一个洞到隔壁,那你跟隔壁就通了,六根就没有障碍了,我们同一个心性啊,六根就是在隔壁啊,以前是隔壁隔开,现在通邻了!能通邻而不隔。能通邻而不隔障碍。互用清净,就补上:“六根互通共用”,清净无所染着,互用清净,就是“六根互通共用”清净,同时无所染着。

接下来是讨论:外面的器界的十方世界,外器界之十方世界,及与内在的身心有情世界,十方世界,指外面的器世界,与身心之有情世界。整句的意思是:外器界之十方世界,及与内之身心有情世界,就会如吠瑠璃,就像瑠璃有光,透于内跟外,没有任何的障碍,叫做内外明彻,内外明彻,中间补八个字:“通同如一,无有隔碍”这个很重要的!内外明彻就是“通”,通过的“通”,“同”,大同世界的“同”,“通同如一”,再补四个字:“,无有隔碍”,为什么呢?因为这个时候,身心世界如吠瑠璃,内外明彻,通同如一,无有隔碍,名识阴尽。名识阴尽,后面再补二个字:名识阴尽“之相”。你要了解识阴尽之相,就是十方世界,身心如吠瑠璃,内外明彻,这个就是:识阴尽之相,就很清楚了。

[是人则能,超越命浊],即已超越命浊,答案就是“生死自在”。生死自在,爱来则来,爱去则去,随愿去投胎、去转世、去度众生,那不得了的境界了!可是我们现在没办法了,还没有完全破这个识阴,所以既已超越,你现在反过来,就是识阴尽的时候,是人超越命浊,既然已经超越命浊,怎么样?观其所由,反过来其识阴之所由来,最极微细识阴之所由来,是怎么个来的呢?这本来可以超越了命浊,为什么还有这个识阴?最微细的识阴,还没有办法破呢?答案就是:罔象虚无。这个“罔”就是非有;“象”就是非无;“非有”叫做罔,这个“罔”就是若有若无;所以“罔象”就是非有非无。体性本空,“虚无”就是体性本空,颠倒妄想,就是迷背了真性。所以他还是存在这个颠倒妄想。以为其本,就是自令非有而先有,以为其生起之本,所以这个“罔象虚无”,就是:乃知全部是以非有的罔象,体性怎么样?本来就是空寂,是虚无、颠倒等妄想而构成。

那整句的贯串起来的意思,就是这样子。现在师父把整句的贯串起来:修佛的三昧者,说:修圆定的三昧者,若于群生的果报之牵引召感受生,已经得到了一体的认同,了悟了同一唯识性的境界当中,所显露出来的十二类生,与诸法是一性,销熔的磨尽了六门,六根门之差别之相,可以合一开六,二方面皆得自在成就,这个时候,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尝、齅等等,六用已经通邻,能通邻而不隔障碍,六根互通,共用清净,无所染着,这个时候,外面的器世界、十方世界,以及内在的身心有情世界,就像瑠璃有光,就像瑠璃的玉一样,内外明彻,通同如一,无有隔碍,这个时候,名识阴尽之相。识阴尽了,这个人就能够超越命浊,既然已经超越命浊了,你就反观回来,为什么到现在还没办法超越命浊呢?问题出在哪里呢?反观,观,上面加一个字:“反”观,反过来观照,为什么还没办法超越命浊?还有这个最极微细的识阴?所由,就是所由来,观其所由,就是反观其最微细的识阴之所由来,就是这个意思,反观其最微细的识阴之所由来,问题出在哪里?为什么没办法超越命浊?问题出在哪里?问题出在:有罔象虚无,颠倒妄想。这个“罔象”就是,“罔”就是非有,好像无,好像有,又好像没有,“象”就是非无,又有象,“罔”就是非有,“罔”就是没有,“象”就是有这影像,也不能讲无啊!所以“罔”是非有;“象”是非无;简单讲,就是非有非无。

体性本空,“虚无”就是体性本空,不实在的,最极微细的、似有非有的罔象虚无,迷背真性的颠倒妄想,以为其本,为什么?什么叫做“本,自令非有,而现有,非有而现有,叫做:罔象虚无,颠倒妄想。非有而现有,就是:罔象虚无,颠倒妄想。自令非有而现有,罔象虚无,颠倒妄想,怎么样?以为其生起之本其本,就是:以为其生起之本,因为现在要解释,为什么本来你可以超越第八意识命浊?为什么你现在没办法超越?问题出在哪里?现在师父最后再贯串一次,中间就不再解释,就一直把它贯穿起来:修圆定的三昧者,若于群生果报之牵引召受的生死,已获得一体同一唯识境界的认同,因为诸法一性,所以销熔磨尽了六根之差别相,合一开六,皆得自在成就,见、闻、尝、齅、觉、知等六用,通邻不会再隔障碍,六根互通共用清净一个本性,无所染着,这个时候,外面的器世界、十方世界,以及内在的身心有情世界,就像瑠璃透过了光明,内外完全明彻,通同如一,无有隔碍,名识阴尽之相,是人则能超越命浊,识阴尽,则能超越命浊,现在我们为什么还有第八意识的最微细没有超过呢?既已超越了命浊,反观这个最极的识阴所由来,怎么来的呢?因为有罔象,体性本空,不可得,迷背真性的颠倒妄想,以为其本,为什么?因为罔象虚无,颠倒妄想,非有而现有,以为其本,乃知都是以非有的罔象,体性本空的、虚无等颠倒妄想,而有第八意识最微细的现象,好!我已经解释三遍了,就不再解释了。

看左边,如果听不懂,就留着给下一位法师来教,真的!如果你现在还听不懂,就留着给下一位法师来教导你,老身无能为力了![群召,谓群生果报,皆能牵召受生,故曰群召。已获其同者:行阴已破,诸类不召,识阴现前,故观十方唯识,一体变现,更无别法,是谓已获同中,同即一体也。销磨六门,合开成就者:即于同中,加功用行,销镕磨炼,六根门头,合之则一,开之则六。]因为同一个心性,“一是指体,“六”是指用,则合一之体,开六之用,[以六根为一根用,以眼能见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皆能见,名合成就;以一根为六根用,以眼不独见色,而能闻、嗅、尝、触、觉、知,名为开成就;一根如是,根根合开皆然。见闻通邻,互用清净者:《正脉》云:不唯情界脱缠,亦以情器交彻也。]有情跟器世界交彻,情、与情、情世界,有情世界;器,就是器世界;交彻。

[见闻者:略举六根之二;通邻者:其结已解,其体不隔也;互用者:体既无隔,用可互通也;谓眼家,作耳家佛事等。以其回(迥-视频为此字-整理者注)脱浮尘、胜义,二种根结,无障无碍,故曰清净。此即情界脱缠。下则情器交彻。十方世界,此器世界;及与身心,此有情世界也。外器内根,全是自己心光,世界身心,荡然不复更有,故云如吠琉璃,内外明彻。即前所谓山河大地,应念化成无上知觉是也。]所以在座诸位!山河大地仍然是我们同一个真如本性,[至此一念不生,不生不灭,与生灭和合之相灭,故云名识阴尽。按耳圆通,此当寂灭现前。《指掌疏》云:前于空所空灭时,宛尔有个能灭心,即是第八本识,然此乃是对生言灭,灭非真灭,正是识阴,今于识阴尽处,对生言灭之灭,亦复俱灭,故是寂灭现前时也。是人则能超越命浊:此经命浊,以一性六用,同异相织为体,如前命浊文云:汝等见闻,元无异性一性也,众尘隔越,无状异生(六用也)。]这个前面讲过了,[性中相知,用中相背,同异失准,相织妄成,名为命浊。]这个我们前面都讲得很清楚了,在这里不再一次,不再讲。

[今以合开成就,一六俱亡,无复相织,故能超越。至此反观识阴之所由来,莫非幻妄,非有谓之罔;非无谓之象;体性空寂,故名虚无;迷背真性,名为颠倒;元无别法,惟此妄想,以为识阴之根本耳。但能达妄本空,则妄想尚无,识阴何有?故曰识阴虚妄,本如来藏也。初具示始终竟。]

诸位!看左边,左边那个标题,叫做“中间十执”这个“执”,什么意思?执为殊胜,提早执着第八意识,最微细第八意识为最殊胜的。所以在座诸位!任何……都执不得!就是成佛都不能执!趣向佛道,也不能执!所以中间这个十执,所有的修行,古来禅师讲过一句话:“禅之大病,皆由执生。”今天不能入于佛心,“禅之大病,皆由执生。”修禅的,最严重的是:看到稀奇古怪的、看到佛的、看到自己的境界的,都因为执,执为禅之大病执着的心,是修禅的人最重大的病!所以佛说: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”

看底下经文:[壬二  中间十执  分十  癸初  因所因执至十定性辟支  癸初分三  子初行尽识现]经文:【阿难当知:是善男子,穷诸行空,于识还元,已灭生灭,而于寂灭,精妙未圆。】解释一下:说:阿难当知:是善男子,穷诸行空,注意喔!穷诸行空,已经破行阴啰!于识还元,还归到本元,想要把它进入最究竟,叫做还元,于识还元,已灭了生灭了,怎么样?而于寂灭,补四个字:而于“佛之究竟”寂灭,精妙未圆。精妙尚未圆满,无法普照法界。“寂”就是常;“灭”就是净;“精”就是我;“妙”就是乐;常、乐、我、净,就是这四个字。再讲一遍:“寂”就是永恒的存在;“灭”就是清净、无染;“精”就是我,佛讲的这个“我”是真常的我;“妙”就是绝对的妙,所以寂、灭、精、妙,就是涅槃。四德:常、乐、我、净,真常、真乐、真我、真净。“寂”就是真常;“灭”就是真净;“精”就是真我;“妙”就是真乐;“未圆”就是尚未圆满。所以在中间这个:于识还元,就是指行阴尽了,识呢?还没有!叫做“于识还元”。已灭生灭,但是还没有办法达到究竟。

[此示识阴十种邪执,第一因所因执也。]因跟所因的执着。[先教以当知,以示警觉之意。是修圆通之善男子,穷诸行空者;谓研穷行阴,而至于空,即行阴已尽。于识还元者:]什么意思呢?指行阴尽了,识阴显现了,([指行尽识现,])境界,愈来愈细了![如前云:熠熠元性,性入元澄,一澄元习,如波澜灭,化为澄水是也。于八识反本还元矣!]所以叫做“还元”。反本还元!所以为什么我们要修行?就是还元我们的佛性,还元我们不生不灭的佛性。[已灭七识迁流生灭之性,而于识阴,寂灭之性,精妙未圆。《指掌疏》云:寂即常德,离生死故;灭即净德,灭烦恼故;精即我德,有真体故;妙即乐德,具神用故。总为一涅槃,盖必透过识阴,始得圆满也。《宝镜疏》云:而于识阴,寂灭之性,虽已现前,但其真精妙明,尚未发光,犹为识阴所覆,未能圆照于法界也。《正脉疏》云:所言寂灭者,即圆通中解]六[结,末后之]第六[灭结也。]诸位!那个“灭”,要特别用框框,框起来。末后之“灭”,这个“灭”,框起来![不带纤毫生灭曰精,惟余一味寂常曰妙,始是纯真性体。]所以学佛,就是要开采这个纯真的性体。[此而未圆,正明识阴未破,尚为所覆,似一似常未精未妙也。]好像一,又好像常,又未精,又未妙。接下来:

[子二  谬解成咎] 经文:【能令己身,根隔合开,亦与十方,诸类通觉,觉知通吻,能入圆元。若于所归,立真常因,生胜解者,是人则堕,因所因执,娑毗迦罗,所归冥谛,成其伴侣,迷佛菩提,亡失知见。】这一段也很难啊!能令已身,六根的隔,怎么样?跟合开,都能够解脱自在,也与十方,亦与十方,“诸类”,就是十二类生。通一,通一个什么?通一个见、闻、觉、知,所以这个“觉”,就是见、闻、觉、知,觉知既已通吻,通吻,就是合,能够合了,觉知既然已经通合,怎么样?能入,能入什么意思?因为啊,四阴:色、受、想、行,这人行阴已经荡尽了,破尽了,它就归宿于在这个地方。圆元,能入于识阴,就是万化的开始,什么是圆?诸类遍含,因为遍含十二类叫做“圆”,圆满的遍含十二类,一类都没少;“元”就万化的托始;所以这个圆元,其实就是识阴啊,这一句的意思就是:能入圆元,就是能入于诸类遍含、万化托始的识阴。

简单讲:就是能入于已经破四阴,结果归宿于识阴,所以能入,中间就是归宿于此,现在就入于识阴,就依止于这个地方,到这个地方为止,所以能入识阴已经荡尽,却归宿于此,卡在这里啊!能入圆元,是能入于诸类遍含、万化托始的识阴,却在这个时候,若于所归第八意识,若于所归之第八识,怎么样?这个立,一定要补一个字:“妄”立,立真常因,这个一定要补:“妄”立,“立”的底下补五个字:“第八识即是”真常因,就是:依住,以为是极果。整句的意思是说:若于所归的第八意识,就立刻妄立了这个第八意识,就是真常,堪可依住,以为达到了极果,生胜解者,就是生殊胜之解者,就在第八意识就妄立为真常,把这个当作涅槃的意思,提早作涅槃讲,生殊胜之解者,是人则堕,因,把笔拿起来!“因所因”就是,“因”就是能依之心;所因,第二个“所因”,那个义就是“依”。第一个“因”,就是能依之心;第二个“所因”,就是所依之境;这样看就看得懂了!“因、所因”,这是从二个角度来贯穿的,连接在一起的。因所因执,就是:能依之心也执着,所依的第八意识之境界也执着,意思就是:本非可依,而谬执第八意识为能依之心,为所依之境,那么这个执着,就等同落入外道:娑毗迦罗,娑毗迦罗,前面讲了:“黄发的外道”啊,所归的冥谛,冥谛,二十五冥谛,我们也告诉大家了,又发了这个补充资料。成其伴侣,迷佛,补上一个字:迷佛“果”菩提之道,亡失自己因地知见之妙心。

整段贯串起来是:能令已心,根隔合开,合一开六,都解脱自在,也于十方诸十二类生,通一个见、闻、觉、知,这个见、闻、觉、知既已通合,就能入四阴破尽,却执着于此处为归宿的识阴圆元,圆元,诸类遍含,叫做“圆”;十二类生叫做“元”,“元”就是万化的托始,叫做“元”;若于所归的第八意识,提早了执着,妄立了第八意识就是涅槃的真常因,堪可依住,以为极果,生殊胜之解,不晓得这个仍是最微细的的生灭是人则堕外道的能依之心,所依之境,本非可依,而谬执此第八识为能依之心,所依之境,是故就堕入外道,跟外道的黄发外道:娑毗迦罗外道所立的冥谛,成其伴侣,你就是外道的伴侣,你的伴侣就是外道,物以类聚嘛!你的伴侣是外道,当然你就是外道了!迷佛果菩提之道,亡失了自己因地知见之妙心。

[《正脉疏》云:能令下,先举起执之由。大凡起执,必睹大定中,]一定看到大定之中,见到[殊胜之象,以发端耳。]在座诸位,这十几个字,要划又红线!修行,抓到根本!我告诉你:什么稀奇古怪,你都不稀奇!人家告诉你:某某居士啊,我告诉你,来了一个金刚上师不得了,能够飞天遁地喔!我晚上带你去灌顶一下!我告诉你:你一点都没有兴趣!因为,注意看!大凡,这个要划双线喔!“大凡起执,必暏大定中,殊胜之象,以发端耳。”在座诸位!任何的殊胜之相,不能开发你的涅槃妙心,不能开发你的菩提妙性,这些稀奇古怪的相,一点帮助生死都没作用,一点都没有作用!他会飞天,会遁地,是他的事情!重点:你有没有三昧力?重点:你有没有开发出你的根本智慧?没有!没有,你看那个要做什么?又不是在变魔术!对不对?所以菩提自性,才是最重要的嘛!很多的居士听了这五十种阴魔说:哇!实在是好啊!然后又讲了一句,补上了一句:师父,没有看到那个五十种阴魔,一百个,倒九十九个!嗯!你有看到,从你的身上有看到慧律法师的影子,现在知道了,不会去搞那些稀奇古怪的,他还是按部就班来。

[首二句:能令自己之身,六根隔碍销镕,合六根为一根之用,开一根为六根之用,蹑前销六入一之境。次三句:亦与十方,十二类生,通一见闻觉知,此为群心,通同吻合之境。觉知既已通同吻合,能入圆元。圆元:即识阴也。]圆,就是十二类。[圆表诸类遍含,元表万化托始。其言能入者,意明四阴荡尽,归宿于此而已。]提早作归宿。我现在举一个例子:譬如说:你要爬到这个喜马拉雅山,最高了,爬了很高很高、很高了,自己搭帐篷,差一点点就登顶,差一点点,就在半山腰,很高,离山顶一点点,结果扎这个营来寄宿,住在那个营区,第二天,暴风雪,没办法攻顶,是不是?然后就说:我们这样也是不错啊!快到顶端了,对不对?这样算不错,差一点点而已嘛!回去,回去就跟人家讲:我已经攻顶了就好,反正也没有人知道,对不对?七、八千公尺圣母峰,,有谁知道我们来这个地方啊?对不对?相片用剪接的,就可以了!现在就圣母峰,照一下,后面补上你的相片,就可以了!就归宿于此,怎么样?提早做殊胜解,停在那边,攻顶没有成功,就是没有成功的成佛,糟糕!却成为外道。

[下方是所起法执。若于所归:即是能入圆元;由不达即是识阴,遂妄立真常,堪可依住,因即依也,以为极果,生殊胜之解者。是人则堕因所因执者:本非可依,而谬执能依之心,所依之境,故曰因所因执。《正脉》云:识乃无明幻影,罔象虚无,毕竟无实,如人梦见依归得托之地,妄生庆幸,岂有真实哉?]把笔放下来,统统放下来,这个要讲关键,开悟的关键!本性,要看这里!本性跟无明,注意听!这个关键突得破,一辈子修行,绝对没有障碍!诸位!你们看过电影啊?不是电视啊!你们看过那个电影,大荧幕,有没有?那个就是真如,现在把电影放进去,投影,投射进去,哇!赛德克.巴莱,打仗,战争,哇!音效很好,影像也很好诸位!那个战争片,哇!电影荧幕一直演……演到感动的时候,掉眼泪,还是:梁山伯…祝英台…看那个也感动得掉眼泪,好!诸位!真如本性,只有一个白色的荧幕,叫做: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。在荧幕上所影现出来的,没有一件东西是真实的!所有的电影,所有的人生,所有的韩剧、连续剧,只有四个字:爱、恨、情、仇,爱,不可得!恨不可得,情,不可得!仇,不可得!爱、恨、情、仇,都是是虚妄的!电影,包括连续剧,统统是虚妄的影像,投射在一个清净的荧幕,(懂了吗?)那个清净的荧幕,就是真如自性。

我们今天执着于过去,就是我们心中那个相,幻化出来那个相,记忆的相,没有办法抹灭,恨一个人,就一直恨恨恨!从十年前恨这个人,恨到今天!诸位!你心中有没有相?有恨的相。爱一个人,就爱到今天爱,明天爱,然后相约:下辈子来再做夫妻!那个爱的观念,已经深达到内心里面,八识田中,八识田中,只是罔象虚无,颠倒之性,对不对!所以我们因为无量劫来,没有看到这一幕清净的、白色的荧幕,而我们看到的是荧幕上投射进去的的影像,无量的思想、无量的妄想,过去想、现在想,妄想,妄想,就是心中的假相、影像,对不对?所以我们会执着性境、会执着带质境、会执着独影境,连这个境界没有现前,我们也会开始妄想,一个少女,就准备去做(模特儿),model做完,希望做演艺界的,每一个都有抱着理想,所有的众生生活,六道轮回的生死,统统因为不晓得那个相是生灭的,相,是缘起;相,是无常;相,体性不可得;执以为实,因此这个相投射在清净心中,清净心中,为什么“离一切相,即名诸佛”?因为唯是一心,唯是真如,唯是寂静,从来不生,从来没有灭!

诸位!现在就问你:你有没有见到电影那一块白色的荧幕?听得懂吗?这样你就知道了!所有的执着,都没有意义!所有的分别,都没有意义!你多富有?某处有柄(好拿,台语谐音:富有)很有钱,也是没有用!你有多大的房地产,也没有用!世间为我所用,非我所有!如果佛教是迷信,我们读甲组的,高智商,为什么我们要跟释迦牟尼下跪顶礼?你看!释迦牟尼讲的这个道理,全世界宇宙当中,有谁能够讲得出来?你认为释迦牟尼佛楞严经是……不是佛讲的?佛教是迷信吗?这个有几个人能够理解这么深的道理?所以你就知道,今天这个就讲一句安慰的话,这样,你有了解师父年轻的时候,吃了多少苦吗?这样,你有了解吗?你这样可以理解师父年轻的时候,在这个经教上,下过多大的功夫!你就可以理解!我们一天睡二个钟头,研读三藏是怎么样贯通的?不是说:回去,楞严经就放着,我们就要去睡了,我们要去看韩剧了!这样没办法体悟的!回去还想找看看,有什么好吃的?那你就知道!由你们这样听课,你就知道!师父在经教,心性上,是下过死功夫的!

接下来,我这个比喻,你听得懂,就简单了!因为晚上没课,大家也不要紧张喔!我们一定要把这一段讲完。[下明所堕同类,娑毗迦罗,此云黄发外道,师事梵天,以我为能归,以冥谛为所归,前云非色非空,拘舍黎等,昧为冥谛;然计此非只一人,前后异出耳。]异出就是差别,不同出。[成其伴侣者,即同类也。迷佛菩提,亡失知见者:迷了佛果菩提无得之真道,亡失自己因地知见之妙心矣。]

1506页[子三  出名警觉] 经文:【是名第一,立所得心,成所归果,违远圆通,背涅槃城,生外道种。】是名第一,立所得心,中间补四个字:“遂执此识”,因只执着这个识,成所归之果,然后补八个字:所得所归皆非真实,违远圆通,离圆通,“圆通”就是殊胜的涅槃,圆满通同的涅槃妙性,怎么样?愈远了!愈修愈远了!殊不知,不知道圆满菩提,归无所得。背涅槃城,生外道种。整句的意思是说:是名第一,立所得心,遂执此微细第八意识,成所归依之果,但是很可惜!所得、所归,皆非真实,违背了遥远的,愈走愈远,违背了遥远的圆通涅槃妙心,殊不知,圆满菩提,归无所得。他现在遂执此第八意识、微细意识,立有所得,立有所得,所归心有所得,背涅槃城,生外道种。

[识阴十相,此居其首,故名第一。前能令此身,根隔合开,遂立此识有所得之心;亦与诸类,觉知通吻,遂执此识成所归之果。殊不知,圆满菩提,归无所得。今以心有所得,果有所归,如人梦见拾得金宝,归于家中,所得所归,皆非真实也。违远圆通,背涅槃城,生外道种:《宝镜疏》云:向者,]向者就是前面,前面所说的,[行尽识现,]行阴尽,识阴显现。[根隔合开,]根隔合开,均怎么样?均得自在,根隔合开,要补四个字:根隔合开,“均得自在”,[圆通将近;]本来圆通将近啦,怎么样?现在,就麻烦了!今执第八识为真常,又立能依心、立所依境,[今立能立所,]立能、立所,作一下笔记,立能,立能依心;立所,立所依境。执第八意识为能依心;执第八意识为所依境,真常之所依境。

[则违而远矣。]人家是圆通,愈走愈近。他离这个圆通,就愈走愈远了![向者,]就是前面所说的。[于涅槃性天,将大明悟;今则背之,]愈走愈远了!所以,[而入生死路矣。]这样你知道:一个人想修行,很想究竟解脱,走错路,跟错了上人,跟错了师父,你说这辈子,注定叫做悲惨!跟错师父就不得了了!那个师父就像开飞机,开飞机,如果坐到恐怖份子的那部飞机,刺伤了那个空服员,跑进去驾驶座舱,制伏了那个正驾驶跟副驾驶,由恐怖分子来开啊,那个宾拉登的恐怖份子,他们自己在事先,已经先学会了开飞机了,这个班机是从纽约开到洛杉矶,开到一半,转过来,回来,撞这个纽约的世贸大楼,诸位!开飞机,坐对了,亲近对的上师,可以这边飞到那边!诸位!要是一辈子跟错了上人,会怎么样?宾拉登的徒弟开的那一架,要去撞世贸大楼,法师讲经说法,就是开飞机的驾驶员,就是正驾驶,我现在就是在开飞机啦,你们就坐在我后面的!那你就知道那个法身慧命,那碰到恶知见的师父,像整架开去找死!去撞到山、去坠落到海,整架开去死啊!不是吗?因此啊!平常做人,态度决定一切!修行,知见决定一切!二个关键!处世,态度决定一切!你现在人与人相处,态度决定一切,你用诚恳的态度对待人家,处世,态度决定一切!修行了生死,知见决定一切!没有正知正见,没有办法了生死的!

[向者,]前面所说的,[觉心欲发,堪为佛子,今则反生外道,断佛种矣,可不悲哉!]惨!没有比这种还惨的!很想修行,却走错路!发了一颗善心,却得不到菩提之果!要同情什么人呢?要怎么办呢?你看!修了老半天,从年轻,从年轻这样来修行,所以跟着一个师父,就有好处!我从年轻,进入你家……(套用台语歌词)佛法,我都看透透……(套用台语歌词)有什么比正法、正知正见,更重要呢?…我们就是这样!连“家后”也是佛法!(家后:台语歌曲)这就是这样啊!可不悲哉!你看!这有多惨!很想修行,却搞错方向了!碰到了恶知恶见的外道,这样有没有很惨?![后皆仿此。初因所因执竟。]

修行二个关键,执为殊胜,就是不对!这二个就是修行的关键:一、执为殊胜,执着你自己的境界殊胜,我最行啦!这世间没人比我更行的!我够资格去衡量别人啦!以前有一个在家居士来,就说:我啊,是开悟的人,喔!这样子?我心中就是一把秤子,我可以衡量这个人有修?没有修?我说:真的吗?这个几公斤啊?秤秤看!你不是说你开悟吗?你可以秤一切人的重量吗?这一声多重?这个声音多重啊?来!还没讲话,就哑口无言了,对不对?所以我们就说嘛,一山又比一山高啦!一山又比一山高喔!一、执为殊胜,就是不对!二、执有所得,就是不对!就是不对!

在座诸位!当你亲近一个上人,或者是师父,不管在哪里,第一、你隐隐约约地看他自赞毁他,这个人,你要赶快远离!二、有骄傲的习气,不懂得谦卑,这个人德行不够,要远离!一定要远离!三、目空一切,这个人,你绝对不能亲近!你只要掌握住,说: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开悟?开悟的人,有佛的心啊!他的心,你接近他,他有慈、悲、喜、舍的心,他可以宽恕众生,原谅一切众生,包容一切不同的知见,所以你骂慧律法师,我不会生气的,你就是持反对的态度,我也不会生气的,所以我在结夏安居的时候,跟这些比丘讲:我受过现代化的教育,你今天,你来二十几个法师,你来结夏,当然分院不算,二十几个法师来这里结夏,我尊重你,不管你跟着哪一个师父出家,你从哪个道场来,都没有关系!入我门中,一律平等!我慧律就是有这种包容,你整天看别的法师的,没有关系!因为如果与师父的法相应,你看到我的,我很开心!与师父的法不相应,我尊重你!生命就是一种尊重,对不对?进来文殊讲堂结夏安居,只有一条戒律,当然不是比丘二百五十条,只有一条而已,什么事情,都不要太过分!不要挑战我的忍辱,不要挑战讲堂的戒律,讲堂是有规距的,如果这样,你今年守规距,欢迎你每一年都来!若在这里从中起波浪,我不会坐视不管,我就只有一条戒律而已,我这里很简单!你平常自己用功,我一辈子都不会干涉你!因为我受过高等教育,我一辈子都希望人家尊重,所以我非常非常尊重每一位比丘,你去问看看!没事,我不会去敲门的!他死在里面,我也不知道啊!要有人告诉我,我才会知道里面死了一个,因为我就很尊重大家嘛!何况说在家居士,对不对?我很尊重,连在家居士,我都尊重啊!对不对?这样我也活得快乐!所以无论出家,无论在家,这辈子,一定要很清楚:解脱生死,一定不能有错误的知见!好!

请合掌!愿以此功德,消灾在座诸位法师、诸位护法居士大德,回向本讲堂消灾点灯及亡灵牌位拔度者,回向南投养德禅寺纳骨塔一切亡灵,回向花莲佛兴寺纳骨塔一切亡灵,一齐念: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。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愿生西方净土中上品莲花为父母;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!好!下课!(未完)

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300~340链接(未完)

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200~300链接(未完)

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01~200链接(未完)

首楞严神咒注解整理(慧律法师版)

楞严经讲解340:你没有忘掉这个色身,就一定会感得三灾,没有办法出三界

楞严经讲解341:今天听经闻法没看出什么结果,可是在你证阿罗汉果时就分利钝

楞严经讲解342:不管你在哪个时空扮演什么角色,记住要做最有利益众生的事

楞严经讲解343:在生灭无常的世间背叛与被背叛是很正常的事情,大智慧才是一生最可靠的

楞严经讲解344:淫欲是坠入三途的重大力道,你淫欲不断就是一直往下掉升不起来

楞严经讲解345:不管孝子贤孙有多好、夫妻感情多深,时间到时业力一转你走你的我走我的

楞严经讲解346:谁都不想看到对方傲慢的态度跟心态,傲慢只是自己麻醉自己而已

楞严经讲解347:要是掉进了地狱,除了佛和圣人能救你,世间人为你做功德诵经都没用

楞严经讲解348:在中阴身的人他不想去投胎,但中阴身最长的生命就是四十九天

楞严经讲解349:世间没有冤枉的事情, 业力是最公平的上帝,所以不用怨叹

楞严经讲解350:本经修楞严大定以淫欲为生死冤家,想要好的果报就一定要断淫

楞严经讲解351:从今天起绝对不发脾气,绝对不恨任何一个人,你的相似三昧就现前

楞严经讲解352:心中没有爱也没有恨就接近圣人的境界,喜欢的不执着、不喜欢的也不排斥

楞严经讲解353 : 只要你护持三宝,发愿弘传正法,就是大大的善业力

楞严经讲解354:五十种阴魔是楞严经最大的特色、卖点,是末法的重要的一面镜子

楞严经讲解355:所有的问题都是你自己内心的问题,都不是别人的问题

楞严经讲解356:死亡是人类最无法掌握的讯息,来不及没办法预测的

楞严经讲解357:我们生命其实来自于太阳的能量,说你跟我这样分别其实是多余的

楞严经讲解358:不管见没见到佛,只问你现在心是不是定在这一句阿弥陀佛的身上

楞严经讲解359:任何一个学佛的人有极端的情绪,这个都不是佛法

楞严经讲解360:降伏自我很困难,批判 轻视他人很容易,这就是心中生大我慢

楞严经讲解361:你只要内心没有贪念,这个想阴魔一点办法都没有

楞严经讲解362:我这一辈子搞了很多花招,到最后还是拿起念珠念阿弥陀佛

楞严经讲解363:一直贪求这个感应就很容易着魔,这五十种阴魔就是照妖镜

楞严经讲解364:身着白衣,受比丘礼,就是正法要灭亡的时候

楞严经讲解365:普天下没有一股力量比这个男女感情跟欲望的力道这么强大、吸引的

楞严经讲解366:能够破行阴,断微细的生灭,这个才进入修行的核心

楞严经讲解367:动一念知足心、骄傲的心,你的道业就停止

楞严经讲解368:人力所不能为,你就求佛力,求观世音菩萨

楞严经讲解369:行阴还有识阴都是外道的的坟墓、外道盲点,突不破

楞严经讲解370: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能执理废事;修行不能投机取巧

历史文章阅选读二(点击标题观看)

历史文章阅选读三(点击标题观看)

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